- 作者:杨宜
- 时间:2021-12-10
- 点击:2538
- 来源:楚天都市报
咸宁一大学生返乡创业,带老百姓赚“竹”钱;荆门一公司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带动肉牛产业发展,助当地上万农民致富……
昨日,湖北省第四届“工友杯”职工双创大赛决赛在汉举行。经过全省20个分赛区的激烈角逐,经过海选、初赛和复赛的层层筛选,40个项目入围大赛决赛同台竞技,展示自己的特色。
湖北省总工会有关人士介绍,连续四年举办的双创大赛,共吸引1万余个项目参与角逐,通过举行大中小企业融合、银企对接、创投对接等产融专场活动,成功孵化推介567个项目,撬动实际投资10亿余元人民币,培育新增一批市场主体,带动就业50余万人次。
返乡大学生赚“竹”钱
“浙江安吉一个县,竹产业一年产值就超过200亿,每个村都有自己的品牌竹工艺品。”咸宁市竹艺情工艺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贺慈说,咸宁作为“楠竹之乡”,应该把竹产业做大做强。
毕业于汉口学院的贺慈,大一时就参加过名为“蜗居”的创业项目,也就是现在大家熟悉的聚会场所“轰趴”,后来因为课程紧张放弃了。大学毕业后,他回到家乡咸宁,开过人力资源公司,最终选择了当地盛产的竹子作为自己的创业项目。
咸宁的楠竹数量在两亿株以上,竹产业前景广阔,但长期以来,当地的产品大多停留在初级的粗加工阶段,附加值不高。为了做好竹产业,贺慈自费到浙江、河北等地拜师学艺。在浙江,当地的竹产业让他大开眼界。“安吉并不大,但是每一个村都有自己拿得出手的主打产品,这个村是扇子,那个村是饰品,有规模,有市场,利润也很可观。”
2019年,贺慈创办了咸宁市竹艺情工艺品有限公司。创业之初,资金紧张,他就整合当地的加工户,先从初级产品入手,赚到启动资金后,再请雕刻师,实行产业升级换代。
当年,公司实现收入600万元,到2020年就达到了1600万元,今年有望达到3000万元。竹艺情的很多产品都是贺慈自己设计的,包括浮雕、立体雕、摆件等,有6到8个大类,400余款,带动了200多农户致富。这次大赛,贺慈带来了竹产品多元化发展及产业提档升级项目。他说,希望未来能打造咸宁的竹生态产业链,涵盖从粗加工、编织到精品工艺品等全套产品,带动更多的老百姓赚“竹”钱。
肉牛养殖助农户脱贫
现场,荆门华中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带来了安格斯肉牛育种及产业化运营项目。公司负责人李容介绍,公司已建成规模存栏1000头的种牛养殖场1座,存栏5000头育肥养殖场1座。他们拟在三年内建设年屠宰肉牛10万头的屠宰场1座,在全省范围内新建育肥场10座,将公司打造成全省最大的安格斯肉牛养殖销售基地。
李容说,公司将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带动肉牛产业发展。“公司提供种牛,负责技术指导,合作社和农户养牛,公司提供育肥服务,回收牛肉并加工销售。”她说,对刚脱贫的农户,由村委会缴纳1000元押金,公司将免费提供种牛和技术服务,并实行风险托底,让他们的脱贫成果更稳固。未来三年,公司计划带动2万户农民,养牛10万头以上,实现户均增收25000元。
在这次大赛上,李容还遇到了熟悉的客户。原来,在今年初,通过全国总工会的消费扶贫平台,武汉南瑞公司购买了他们公司出品的牛肉,职工们反映不错。今年在确定下一轮职工福利的供应商时,他们公司也顺利入围。而这次大赛,南瑞公司也是参赛企业之一。李容说,“工友杯”双创大赛不仅是企业展示双创成果的舞台,也是寻找合作机会的平台,“有各级工会的牵线搭桥,会有更多的收获。”
(附原文链接:https://www.360kuai.com/pc/954b11a26dcf7d128?cota=3&kuai_so=1&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